抓蛐蛐有什么窍门

查狗网 214 2023-08-25 11:24:25

抓蛐蛐有什么窍门(捉蛐蛐的技巧)

今天得宠网给各位分享怎么样抓蟋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抓蛐蛐有什么窍门(捉蛐蛐的技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抓蛐蛐有什么窍门

抓蛐蛐有什么窍门

抓蛐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叫声大小,另一个就是看速度怎么样。蛐蛐的叫声由两个过程组成,刚叫的时候声音比较小,而且速度慢,这个时候不要去捉。等它叫几声之后声音会有明显的变化,不仅声音变大,速度也更加急促。同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声圈会变得大很多,而且波动频率也变高了,这时候去捉,就比较容易成功。除了捕捉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声圈、频率和叫声来分辨蛐蛐的品质。声圈越大越稀疏、波动频率越小,同时叫声比较低沉的,一般品质就要好一些。扩展资料:捕捉工具1、笼子:是用长10厘米左右,直径2厘米左右的小竹筒 制成。一头可以是竹节,一头可以棉花作塞;也可两头均用棉花 作塞子,以利透气。2、罩:蟋蟀的跳跃能力很强,如徒手捕捉,容易使之伤残,因 此,用特制网罩捕捉,效果较好。一般用尼龙丝网制成的罩,无论 制作或购买,都很方便。3、杏叶锨:用来挖掘泥块,从巢穴中驱赶蟋蟀,也可用旋凿 或水果刀代用。4、水壶:用以灌水驱出蟋蟀。5、竹签:当土块较硬或在砖石坑中翻掘时,可用以助力。另外手电和荧草都是必备的工具。

怎样捉蟋蟀

 捕虫必备――装备篇
  电筒:有很多网友都喜欢用矿灯,戴在头上,方便。我更倾向于充电手电筒,若遇到需要腾出双手捕捉时,可以将电筒咬在嘴里。
  备用电珠电池:这就不细说了,个人根据捕捉时间的长短来准备好了,多带也重,没必要的。
  蟋蟀罩:最好带两个。如果丢了实在找不到,那也可以用第二个嘛,呵呵。我有一次抓到个大的,边抽烟边仔细端详罩里的蟋蟀,由于凑得太近,烟头把罩子烫出个洞,hoho,还是带两个保险啊。
  细铜丝:用处大了!石缝,乱石堆,柴草垛……都用得着。
  竹筒:我一般通宵的话带50个左右。只抓中等或者大的。小的放生,留给后面的兄弟再抓一遍,哈哈哈!如果晚上战果辉煌,50个都装不够,那只有倒出来比大小了,小的放生喽。
  螺丝刀:我用的是总长55公分的平口螺丝刀,有小手指这么粗吧,不管什么地,只管撬。
  水壶:一能解渴,二能灌水将虫赶出巢穴。
  诱饵:当然是引诱蟋蟀上当啦。
  长袖长裤:牛仔裤比较好,厚。长袖棉T恤好了,我自己那件棉T恤改装过,有个装拉链的小口袋,备用电珠就放里面,呵呵,万一爆了赶快换!这里顺便说一下鞋子,没什么特殊要求,只要走路时不要太响的就好。
  双肩背包:背着双肩包,什么都往里面装好了,不过最好是防水的!
  对讲机:多人出动时最好带上,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人找不到路就麻烦了。有了对讲机就方便了。还有就是,需要帮忙一起捉的时候,总不能大声喊得全村人都听到吧。

  捕虫必备――气候篇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气候很关键的!不过本人对气候也没有太多研究,先把自己了解的说一下。晚上10点左右的雷雨过后,一两小时内,这个时间最好,虫子都到洞口来透气喝水了,再加上树叶上的水一滴滴“啪嗒啪嗒”的掉,步子响点也不怕蟋蟀受惊,呵呵。

  捕虫必备――环境篇
  青苔布满的乱石堆;墙角大青石下;水边大青石下;水边芦苇中间;毛豆地;辣椒地;甘蔗地;玉米地;老瓦片堆里;老墙砖缝里;河埠头边上……,只要是人少去的地方,有充足食物的地方就有蟋蟀。

  捕虫必备――技巧篇
  捕虫的技巧通常都是日积月累的经验,许多时候并不是死搬硬套的,需要灵活应用。下面列举几种不同地方的不同捉法。
  1.毛豆地与辣椒地:

  毛豆地辣椒地捕捉很方便啦,别看这么大一堆的叶子,其实听仔细后,大步走进去好了,一脚踩开毛豆的枝杆,干干净净的地就出来了,找找看,有没有洞,呵呵。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往往一片毛豆地有很多个叫声,所以要在毛豆地外围多换几个角度去仔细听,等把几只需要捉的叫声都听仔细了,转身看看周围,找个参照物,记住若干只蟋蟀的方位,然后冲进去抓你最期待的一只,等抓完后,照着参照物,直接抓第二只就行了。再说到毛豆地的洞,待你把所有周围的毛豆枝杆都踩开,那只蟋蟀早就躲到洞的最深处了。这个时候先别急着抓,往每个洞里看看,说不定还能看到蟋蟀的**呢。确定方位后,就要选择捕捉方法了,先看看土质硬不硬,如果不硬,那就用螺丝刀撬或者拿铜丝从洞边上点的地方插到蟋蟀的下方轻轻抖动铜丝,一般情况下,蟋蟀受到惊吓都会弃洞而逃的。如果钻得更深或者洞转弯了也或者看不到蟋蟀在洞里,那就拿水灌呗。罩子可要随时待命啊。如果土质坚硬,螺丝刀和铜丝根本就很难插入土里,灌水就别灌了,蟋蟀正愁着没水喝呢,干土会把倒下去的水都吸干的。这种时候就有两种可能了,一是土上就这么几个洞,但很干;另一种是土已经裂开了长长的口子。先说说前者的捕捉方法吧,仔细观察蟋蟀的洞口,找到洞口的小土粒最多的洞,那个就是蟋蟀最新挖的洞(蟋蟀之前挖的那些洞由于时间长了,下雨刮风,已经把洞口蟋蟀咬出的小土粒都淋走刮走了),然后找到离这个洞最近的那个洞,用铜丝轻轻捅进去,蟋蟀十之八九会从新挖的洞里跳出来的,赶快落罩。再说第二种可能,土很干,裂开长长的口子,照着裂缝左右分散的找出去,肯定能找到的,用铜丝把它拨出来。

  2.甘蔗地:

  甘蔗地通常土质都很松,而且土都翻得比较厉害,捕捉时需特别轻的靠近。尽量蹲下身,走两排甘蔗间的灌溉渠,一般距离5米左右听声,等听仔细后轻轻靠近,切勿莽撞冲过去,不同于毛豆地辣椒地的是甘蔗地土翻得厉害,蟋蟀一听声响便会弃洞趴走,到那时,任凭你掘地三尺都没用了。话再说回来,轻轻靠近后,抓住甘蔗左右摇动,幅度别太大,蟋蟀受惊后便会爬出了,呵呵,幅度一大蟋蟀就跳了,到时候追起来钻来钻去,脸上肯定会被甘蔗叶剌得都是血的。

  3.老墙砖缝:

  墙砖缝有难度哦,不只是用铜丝拨出来这么简单了。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刚吧蟋蟀从这个缝隙里拨出来,一下子又钻到另外的缝里了…下面我就来介绍几个好方法!第一种:把铜丝弯成U字形,拨的时候把铜丝伸得离蟋蟀后面远点,这么一来,拨的时候把蟋蟀控制在U形铜丝里面,上下就不会串缝了,等拨到接近石缝口时拿罩子对着缝隙,一出缝马上落罩,动作要快。第二种:这招我比较喜欢,而且效果不错。看准蟋蟀的位置,铜丝弯成L形,伸到蟋蟀后面,重要的来了:胸口一定要正对蟋蟀的石缝,用力把蟋蟀拨出,速度千万要快!蟋蟀95%都会停在胸口的衣服上(前面说到的棉质的T恤是有目的地,哈哈!换成衬衣估计就停不住了),这个时候动作千万要小,但也要迅速!对着胸口落罩,跑不掉了吧!第三种:还有许多石缝都是贴近地面的怎么拨到身上呢?呵呵,别急,这就教你好方法!首先当然是要听准位置啦!然后轻轻把缝前的草、叶子都拔干净,千万别惊动蟋蟀,如果惊动了也别急,不怕,我有妙招。包里拿个空竹筒,把蟋蟀诱饵拿来(煮过的花生、玉米粒),留一点点在竹筒口子上,其余的放到竹筒底部,好了,把装着诱饵的竹筒放到洞口去吧,轻点!关掉电筒等着。隔半分钟打开电筒看看,有了么?呵呵,蟋蟀真的慢慢进去了哦!轻手轻脚的用手堵住竹筒吧,搞定!

  4.乱砖堆与瓦片堆:

  乱砖堆与瓦片堆都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乱,无从下手,而且往往上面还趴满杂草藤蔓。乱砖堆到处都是大空隙,瓦片堆都是弯的瓦片,不像石缝中的蟋蟀这么容易发现……怎么办呢?呵呵,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啦,我的方法是听,仔细的听,非常非常仔细的听!耳朵凑到边上听,听准位置,打开电筒,先别急着拉上面的草和藤蔓,脚不要动,靠上身来变换角度往声音的方向仔细找。先找到再说,不管是蟋蟀大半个头,还是半个**,哪怕是两根须,但一定要找到。看清后用铜丝轻轻的一点点的慢慢拨,拨到最平坦的地方,然后落罩,这个过程需要很有耐心,通常会持续七八分钟,如果你够细心,那就能抓住!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竹筒食物引诱法了,有时候也是可行的。

  5.齐胸高的杂草地:

  杂草地里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货,但是逃掉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先把我的方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由于相对比较难捕捉,所以那边的蟋蟀往往繁衍的比较昌盛。一般会有很多只在同一片区域一起叫,而且个头都不小。首先尽量的靠近最满意的声源(最好不要近过3米),然后站着听仔细,再轻轻蹲下来听一下,目的是通过不同的高度听到的声音位置来确定声源。然后走近声源0.5米处,打开电筒周围观察一下,再按照声源的中心点做0.5米的辐射,将杂草以放射状的往外拨开踩倒,最好是围着声源踩一圈,把周围的杂草都踩平,一来是便于撬土的时候能清楚观察蟋蟀往外逃跑爬走的方向,不管什么方向都能一眼看到;二来是当你靠近的时候,有些聪明点的蟋蟀已经听到你的脚步就声弃洞往外爬了,那么这样一圈踩下来,又正好把往外逃跑的蟋蟀再赶到中间来了。好了,接下来先别急着撬,先仔细看看地上有没有洞,没洞的话再仔细找找,蟋蟀就在那几根踩倒的杂草底下躲着呢;如果有洞,那就先不用这么着急了,尽量轻的把周围的杂草拔拔干净,拔倒自己觉得蟋蟀撬出洞后,不会一下子钻到草里找不到就行了。然后就按照毛豆地辣椒地的泥洞捕捉法继续加油啦!哈
  杂草地往往会有大蟋蟀的,因为一般去这种地方抓的人少嘛,呵呵!其实杂草看上去很高很难抓,踩倒后就干干净净了,不难的。如果很怕蛇,那就远远的用电筒照一照要抓的那块方向,蛇见光自然会逃走的。

  6.番薯地:

  番薯地特点是叶子密集,而且根连根,茎连茎,一大片,很难把蟋蟀洞上面的叶子清理干净,更别说抓了,一不小心蟋蟀就会弃窝而逃,等你清理干净番薯叶的时候,蟋蟀早就无影无踪了。下面介绍一下我的方法。通常,番薯地的蟋蟀都会打洞或者直接躲在番薯边上,所以只要不发出太大的声响靠近,蟋蟀是不会跑的,但抓的时候就不能一大片的把番薯藤和番薯叶扯掉了,这么一来,连着茎的番薯动了,蟋蟀就跑了。所以,首先要听准方位,然后从最靠近声源的位置开始,一片片的把番薯叶用指甲掐掉,一片片的掐,不要怕麻烦,现在麻烦,抓起来就简单了。不用太大范围,只要掐掉10几片叶子,就露出土来了,找找看洞或者番薯边上,不难发现的蟋蟀的藏身处的。找到后就好办了,眼睛死盯着那块区域,再将那块区域周围的番薯叶都往外踩倒。好了,地面上干净了,蟋蟀再怎么都跑不掉啦!呵呵,加油吧!如果蟋蟀躲在番薯下面,拔番薯的时候记得拔轻点,拔太快了万一跳出来眼神跟不住的!hoho

  7.毛竹堆柴火堆:

  毛竹堆有碗口粗的大毛竹和手指粗的小毛竹两种,先来介绍一下小毛竹堆和柴火堆的捕捉方法。一般这种情况的毛竹堆和柴火堆都是用来生火的,所以都是一捆一捆的绑起来的吧。第一种捉法:听到叫声后靠近,如果能找到毛竹堆柴火堆中间的蟋蟀,那就拿竹筒食物引诱法,把竹筒插到毛竹堆柴火堆里,等蟋蟀进竹筒了就轻轻从毛竹堆柴火堆里抽出竹筒。第二种捉法:如果蟋蟀躲的比较深或者竹筒难以塞进去的情况下,干脆就抱起一整堆毛竹或者柴火,到空旷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再解开捆着的绳子,慢慢找蟋蟀,人要站直了,电筒拿高点,这样监视的范围大,不会让蟋蟀有机会漏网,等蟋蟀爬出或者跳出的时候动作要快,罩住它!

  碗口粗的大毛竹的捕捉就不能这么来了,首先分析一下大毛竹堆的捕捉困难:1.毛竹太粗,抬不动,往往还会有其它杂物压着一头,两个人抬都纹丝不动,更别说捕捉了。2.毛竹又重又靠得紧,动一根,一大堆都动。3.毛竹是圆的,就算蟋蟀停在毛竹上,落罩也很容易被它从罩的缝隙逃走。4.毛竹上如果又洞,蟋蟀一旦钻进去,跟本不可能再抓出来了。现在来说说我的捕捉方法:普通情况下,蟋蟀喜欢躲在毛竹与毛竹中间的空隙里,或者躲在毛竹堆下的土层杂物里。首先你就要听清楚声源的地方了,是毛竹堆间还是毛竹堆下。如果在毛竹堆间,那就找到毛竹堆比较难捕捉的一面,使劲的踩毛竹堆,目的是为了把蟋蟀往毛竹堆下面的土层赶,等赶到土层后,尽量用螺丝刀撬动压在比较下面的毛竹,一直这么反复撬1分钟左右。(目的:先把停在毛竹堆中间的蟋蟀赶到地面,然后在比较难下手的这面引起*动,迫使蟋蟀没有暂时的躲避处,往比较空旷的这面爬出毛竹堆),等撬得差不多了,直接踩着毛竹堆到另一边仔细找,范围尽量大点,看看蟋蟀有没有在附近惊魂未定的停着,随时准备落罩,这样的成功率一般会在40%-50%,虽然不高,但总比直接放弃要好嘛,呵呵。如果听到的叫声是从毛竹堆下面的土层杂物里传来的,那就跳过之前踩毛竹的步骤,直接拿螺丝刀撬动,后续步骤同上。
  友情提示:有些情况下,如果螺丝刀撬动的幅度不够大,会导致蟋蟀难以通过毛竹到达理想的捕捉位置,蟋蟀会沿着没有被撬动的毛竹的两端趴去,那就比较麻烦了。真的跑了大虫,那只有沿着毛竹两端再找找了,别报太大希望,不过也说不定运气好呢,哈哈!

  要论蟋蟀的捕捉,本人抓了25年了,也总结了不少实用的经验,还有很多捕捉方法,这里没有一一列举,但我认为方式大同小异,也不细说了。关键就在于各位的悟性和对各种捕捉方式的融会贯通。祝年年好收成

  捕虫必备――窍门篇
  避孕套:如果碰到大雨天气,不论是电筒还是矿灯,都容易进水短路,用避孕套将整个电筒或者矿灯套住,只露出光源的照射范围,既防水又不怕电池漏电,一举两得,这招很实用哦。
  捕捉:早秋的虫都不打洞,都躲在枯枝树叶下,走路轻点,尽量别踩出声响,晚上12点左右只要在地上仔细找,都出来逛了,呵呵。
  捕捉:走近叫声,打开电筒后周围1米范围内照照,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耽误不了多久时间的,往往周围会有蟋蟀趴着,一动不动,而且个头还不小。这是因为蟋蟀都有地盘意识,而一个地盘内的“王”总是得到最多的三尾的爱戴,难怪你抓的小鬼都要死命的呼雌了,呵呵。你听到的都是那些小鬼的叫声,而“王”正停在你的面前。

田中的蟋蟀怎么抓?

基本上有三大捕捉法。
一,听叫法。在野田里跟随着蛐蛐的叫声寻找过去,然后在看见蛐蛐的情况下快速下罩将其捕获。
二,趟地法。在野田里慢慢往前走,用手中特制的扒杆轻轻地扒弄田中的麦秸,看见蛐蛐爬出来后,快速下罩将其捉获。
三,撤食法。将自制的诱饵撤入田中,等蛐蛐们都爬出来进餐时,慢慢地一个一个将它们捉获。

怎样才能逮到好蛐蛐大翅

【方法】:只要拿一个空的大可乐瓶子半埋在底下(记住,是瓶口在上底部在下)里面放一些蔬菜之类的,蟋蟀只要一进去就因为可乐瓶太光滑而出不来;另外两种捉法,一是晚上十点以后听蟋蟀的叫声捕捉,另一种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听蟋蟀贴**捕捉,晚上相对容易些;晚上捕捉,需要手电、小起锥、网罩和竹管筒。先听声音找到蟋蟀的大致方位,然后开电筒找洞穴,一般骤见强光,蟋蟀是会停住不动的。如果在洞口可以直接用网罩捕捉,在洞内需要先用网罩住洞口,再用起锥截断其退路,把蟋蟀从洞里赶出来;捉到的蟋蟀都要放到竹管筒里,并用棉花塞住口,防止其逃跑。白天捕捉基本与夜间类似,不需要手电,但蟋蟀容易跳走。【简介】: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危害】: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怎样才能捉到好的蛐蛐?

在农民经常耕耘的农田里或者近期内耕耘过的土地上不宜捕捉。因为这些农田土地大多喷洒过农药化肥,化肥农药对作物有利,但对蟋蟀来说却是“催命符”,以致在这些地方生长的蟋蟀多为小、弱、残、薄之物。再者,由于经常翻动地表,蟋蟀的生栖场所受到侵扰,使之不能安静生长,导致个体衰弱。另外,在农作物田地中捕捉蟋蟀,特别容易损坏庄稼,这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捉虫本身是一项娱乐和锻炼活动,若一旦过火,就是一害,在上海七宝地区就是如此,因这里盛产名虫上品,每年秋天,捉虫者趋之若骛,将大片农田辟为平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在浅草中、贫瘠土里、瓦砾堆内、粪坑近旁,以及垃圾堆和畜舍旁边,不会有好虫生长。同时,在小水沟附近、腐草堆里,也绝少有上将名虫。但是,如果在墙脚边和干燥高敞的地方捕捉蟋蟀,大多会有上品之虫入手。特别是在荒僻的石坑、岩缝、城墙根、大石板下、废寺弃字、野家、河畔等人迹罕到之处,常有体质刚健的珍品异虫。此外,在以下两种环境里也可能有佳虫隐伏:一种是在体质特别肥壮的“棺材板”蟋蟀特别多的地方;另一种就是蟋蟀的密度特别小,即在正常情况下,蟋蟀的鸣叫声特别稀的地方。在这两种环境里,常常能捉到超乎寻常的上上佳品虫。如能选择好以上诸地,只要走下心来,慢慢搜捕,一定会有好的收获。选好了时间、地点,还要有好的捉虫技巧,才能保证一只只上等虫儿手到擒拿。一般到了野外,四下里都是此起彼伏的虫声,这样就需要从中听出虫的优劣了。总的来说,要选择那些声音宏亮、雄浑的虫下手,要找准这种声源。随着季节的不同,它们的声音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早秋时节,应以鸣声苍劲刚烈的作为捕捉对象;若其声抑扬顿挫并呈间歇性的,以及鸣声虽不高,但其声调坚实有力,属于“实声”的,更是不可轻易放过;长衣、阔翅之类的蟋蟀,鸣声多宽大、沙哑,它们的声音特别容易区分,这也是捕捉对象,不可轻弃。实践证明,那些上好的蟋蟀,往往是鸣叫快捷有力,震动人心,它每振翅一呼,捕捉者的心跳也随之加快,这是因为听到好虫的声音而令人兴奋所致。至于那些鸣声尖小、连续不断,或声音虽高,但听去却是给人一种空洞感、全无节奏的声音,则完全可以弃之不顾。到了中秋时节,虫鸣声要以响亮、刚烈的为好,但是那些发出宽大而沙哑声的,往往是日趋苍老的垂暮之虫,对它也不必再操劳了。据老一辈的说法,上品佳虫的鸣声,不但具有上述短暂、快捷、有力的特点,而且每次连续鸣叫的次数,总是单数,即每次急鸣三声、五声、七声,这也是一种区别蟋蟀优劣的依据。如果在白天听**捕捉,方法也大致相同。早期以**缓慢、略带沙哑、个头儿较大者,多为上品之虫,那些**急促、声音清脆的,多为小个儿劣种。到了中秋时节,**以稍急而响亮的为佳,时近晚秋,对其不应轻易放过。至于那些声音缓慢、沙哑的,必为颤颤老矣的衰弱之虫,对它也就不必再费力去捕捉了。一般养虫者都普遍认为捉虫以深夜为好,因为上品好虫都在这时鸣叫,事实也确是如此,但好虫鸣叫的间隔时间是很长的,有时正当捉虫者路过时它没有鸣叫,就会失之交臂。而中午结铃则不同,因其迫切需要交尾,鸣叫一声紧接一声,间隔不是很长,从而给捉虫者提供很大方便。对于捉午铃虫这一点,历代虫谱都木加议论,或者只说“听**捉大不到好虫”。事实恰恰相反,善于从结**中辨别其大小优劣的捕捉老,却最爱捉午铃虫,而且得将机会远远高于深夜,但其缺点就是如前所述的捉虫难度比深夜高出许多。在深夜捉虫,一旦发现后,用电筒照住,只要不碰到它,一般它是不动的,而白天则不同,一旦翻开砖块草皮,它马上就会连窜带跳地逃之夭夭,而且好虫会审得更快,跳得更远,更容易逃脱,故捉虫者如果没有灵敏的反应和较熟练的捕捉技巧,的确是不大容易捉住的,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捉午铃虫“捉大不到好虫”的原由吧。

上一篇:马犬训练全套方法手势口令要点,训练马犬的口令与手势视频
下一篇:猫和老鼠中小老鼠的名字是什么,猫和老鼠中小老鼠的名字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